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印度人拉吉夫没有和大家一起下海游泳,没有参加跳舞,也没有和我们一样,清晨和深夜,在会议开始之前、结束之后,跑到海滩上横躺。“我们这皮肤天生就烤焦了,不需要再晒日光浴,”拉吉夫说。

他话最多和最活跃的时候,是讲他的NGO,尤其是讲他发明的民工“身份证”。

这是一个塑封的卡片,上面用印度语写着持卡人的姓名、出生地、年龄、技能、工作年限、紧急联系方式。背后有拉吉夫的NGO负责人签字(基本就是拉吉夫本人),还有民工出生地民政官员的签字。最后是发卡机构,即这家NGO的电话。

印度没有全国身份证。民工教育程度有限,固定工作经验也有限,缺乏详细的工作和个人身份记录。拉吉夫和他的NGO先是游说政府给民工发放身份证明卡片,屡屡被拒。2005年,他们决定自己来。

一张非官方的身份证带来多大影响,拉吉夫自己也没有预料到。民工不再被视为一个孤立的个体,他们流动工作的路途也突然变得有迹可寻。

比如,印度警察喜欢随便在街上拦着民工,检查身份,索取贿赂。有这个证件的民工,警察比较投鼠忌器,认为其有固定组织,没那么好欺负。

比如,民工一旦遇到事故,往往有人根据身上的证件给拉吉夫和同事打电话。他们不能提供医疗费,但起码能通知对方家属。

再比如,雇主看到卡上的技能和工作记录,想要核实,能给这家NGO电话。同样,他们如果拖欠工资或者工作环境太差,也担心NGO会施加压力,引来媒体曝光。

拉吉夫做的事情,相当于给流动民工建立了一个不缴费的工会。印度的流动民工有1.5亿人,接近中国水平。对于短期工作为主的民工,基于企业和集体谈判的工会已经没有意义。拉吉夫的发明给民工提供了有限度的组织、教育和法律支援,足够产生归属感和一个虽然松散、但之前并不存在的社群系统,把散沙一般的民工纳入在内。

办一张卡只要40美分。这个50多人的NGO一年的预算是40万美元。从2006年至今,已经有4.5万民工从他们这里领卡。几个邦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民政部门认可这一民间身份证。

拉吉夫还有别的创造发明。例如在民工输出地和工作地都开设分支,便于掌握情况和提供帮助。例如一个小工资记录本,民工可以逐笔登记,如果拖欠,成为找老板理论的依据。例如每月召开一次听证会,邀请媒体和研究就业与人口的学者参加,由民工讲述工作中的不平待遇或者表扬优秀雇主。但是这个山寨身份证显然影响最大,甚至在推动全国颁发身份证的立法,勾勒出一个近乎完美的、自下而上的政策形成轨迹。

中国流动劳力这么多,肯定也有很多NGO的创造发明,拉吉夫问。我无言以对。

(NGO的名称:Aajeevika Bureau,总部在拉基斯坦邦Rajasthan)


拉吉夫手上拿着他最骄傲的两样东西:由他创办的NGO发放的工作证和工资记录本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昕

李昕

54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财新国际董事总经理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