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在香港参加一个世界编辑大会。我的环节有三个人坐在台上。我们是谁,讲什么,都不重要。因为主旨发言人够牛。他在一个狭小的书桌前,用skype讲了40分钟,旁边站着警察,中途递给他两张纸,上面大写的“NEED TO STOP SOON. POLICE”和“STOP"。

 

讲话的是朱利安阿桑奇(Julian Assange),维基解密的创始人。每天伦敦警察局等他来例行报到,澳大利亚一度宣布取消他的澳洲护照,美国政府在积极准备起诉,全世界媒体都死死盯着他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。而今天正好是让美国国务院颜面尽失的“电报门”一周年纪念。

(图片来源:纽约时报网站)

知道自己每句话都可能成为新闻,阿桑奇并不格外谨慎,而是非常愤怒——先骂政府,再骂《卫报》和《纽约时报》为代表的主流媒体,最后是大公司,然后又转回来骂媒体。

 

阿桑奇骂政府不难理解。去年今日,维基解密公布了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。此后白宫一直设法想引渡其到美国,用间谍罪起诉。这是新麦卡锡主义,他说。

 

他骂媒体,是电报门的后续。维基解密一向与媒体的合作紧密。去年11月底,他遴选了5家媒体(美国《纽约时报》、英国《卫报》、法国《世界报》、西班牙《国家报》、德国《明镜周刊》),向它们提供25万条电报。这几家媒体的编辑和电脑专家用各自的语言奋战数日,此后的事情是历史。阿桑奇并未止步,12月底向更多媒体提供电报,最终合作媒体数量达到50多家,皆是各国主流和最富影响力的刊物。

 

维基解密本与媒体共生。前者因为有技术保护信源,能收到大量核心机密;后者提供解读信息的能力、读者群、声誉,通过新闻写作将原始信息变为故事。这是一个听起来很完美的生态链,既有用户提供的爆炸性内容(借用《连线》杂志发明的词,众包 crowdsourcing),也有传统媒体的价值判断和专业处理。这个路径很强大,但被曝光者美国政府也不是吃素的。

 

政府压力之外,还有许多考量——什么是可以曝光的,维基解密是记者还是黑客?前者是道德问题,后者则直接有法律影响。

 

从友变敌,维基解密和几家传统媒体的结怨各有不同。与《卫报》之间过节,最明显的原因是今年有人获得了电报门原始数据的密码,所有电报公布于众,此前几家媒体保护性的删选全部东流。阿桑奇认为是《卫报》出的书中泄密,而《卫报》则辩解说泄露的是临时密码,只有管理员知道作用。

 

《卫报》其实是阿桑奇最初、也是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,也从维基解密中获益最多。按照阿桑奇的说法,25万条电报中,印度媒体仅挑了3条,《卫报》公布了1/4。而此前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情报,也都是先提供给《卫报》,后者无力处理如此体量的情报解读,找《纽约时报》共同劳动。这是新闻学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——世界50多家媒体,拿到同样内容,其新闻价值和道德底线判断各异。

 

阿桑奇与《纽约时报》的怨恨更难解。今日在skype上的发言中,阿桑奇把NYT描绘成听命于美国政府的软骨头,指责其不敢发表解密内容,而是视为线索调查;不敢用解密的文章去申请新闻奖;发表来自维基解密的内容之前,通知美国国务院等等。

 

“记者和主编是政客,和他们的采访对象在一张桌上吃饭,喝同样的酒,最后就沆瀣一气,”阿桑奇说。他觉得传统媒体被维基解密挑战,合法性受到冲击,所以边缘化和妖魔化他本人。

 

所谓妖魔化,是很多人理解NYT和阿桑奇的过节之处。前者许多文章中对阿桑奇并不客气,描述中对他个人性格贬大于褒,还暗示维基解密盗取记者信箱。

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11/01/30/magazine/30Wikileaks-t.html?pagewanted=all 此文从NYT角度详述合作经过)而阿桑奇本来就喜欢挑战权威,在他看来《纽约时报》是个本应该感恩戴德,但是却说话如此不客气,最后逐渐疏离的美国权威。《纽约时报》审慎的道德和法律界限判断,在阿桑奇眼中是媒体为生存向政府做的妥协。

 

推而广之,阿桑奇质问所有新闻机构,机构利益和真相,哪个更重要。当然,这里他已经将媒体的出发点定位在机构利益上。他与传统媒体过节已有时日,觉得整个行业应该不顾一切支持他,但不少媒体,尤其是美国媒体,在电报门之后变得审慎,弱化了维基解密在报道素材中的分量。阿桑奇觉得自己被各国主流媒体集体抛弃,难掩愤怒,高调指责,逐一骂过来。

 

对公司的指责相对明晰。Visa, 万事达卡、美国银行、Paypal等公司阻截对维基解密的捐款,冻结了95%的捐款来源。维基解密维持运营的资金堪忧。

 

在挑战了所有权威——代表公权力的政府、代表公信力的媒体和代表经济能力的大公司——之后,他只能诉诸个人。“你们的口袋里如果有visa卡,就是在替美国政府执行他们的政策。这你们在放弃自己的经济主权。”

 

阿桑奇说话很富感染力,善于创造名词。如指责美国新麦卡锡主义一样,他说这几家公司的行为是“私有化的新闻管制”,即美国政府借公司之手来钳制维基解密。

 

他指责面广,但是论据未必确凿。身旁的《世界报》新闻主管,也是曾与阿桑奇在电报门中合作的Sylvie说,阿桑奇言之凿凿的论据,有的并非事实。回到《纽约时报》6月写他的文章,对其形容是: smart and well educated, extremely adept technologically but arrogant, thin-skinned, conspiratorial and oddly credulous

 

阿桑奇永远都会是明星。个人境遇和言辞锋利之外,他和维基解密的存在,当让传统媒体反思:哪些是政府应当公布的信息?谁有权通过何种手段获取非公开信息?泄露信息,是取者之责还是政府保密之失?何种法律环境保护信息的获得与公布?

 

他骂媒体,但现在必须将自己归为记者,才能获得法律保护;他的网站无删节和修改的让人看到振聋发聩的原始资料,但自己有言之不实的声誉。他在skype上刚一露面,满屋的主编们纷纷举着手机、iPad拍照;而他演讲终于要结束之际,又有人忍不住站起来反驳,同样激动的捍卫传统媒体。只是说话之人,没有凌乱白发,清俊的脸,和一个逃犯身份,所以听者寥寥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昕

李昕

54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财新国际董事总经理

文章